公司动态
首页>技术知识

技术支持 News

技术知识常见问题帮助中心

我国首次建立高功率激光四程放大实验研究

2008-7-25   杭州远华激光


 据悉,由景峰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在国内建立了高功率激光四程放大实验研究平台,使我国成为继美、法之后第三个掌握激光聚变驱动器关键技术――四程放大技术的国家。这一技术已应用于“神光III原形装置,将成为“十一五”期间激光聚变研究的主力驱动器。这种技术使我国有望在未来几十年内建立一座核聚变发电站。 

  随着激光核聚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建立一座核聚变发电站的梦想在未来几十年内便可能成真。记者近日获悉,在四川绵阳从事激光核聚变能源研究的景峰博士荣获第十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作为代表四川省的唯一获奖者,他将于本月底奔赴北京领奖。
 
  关于核聚变发电 

  核聚变发电是21世纪初的重要技术,主要是把聚变燃料加热到1亿度以上高温,让它产生核聚变,然后利用热能,但是科学家发现没有任何一种容器能承受1亿度的高温,于是科学家想到了磁容器技术,就是在微型氢弹周围放上强大的磁场,约束住高温物质,但是又一个问题难住了科学家,如果使用磁容器,将至少需要100万吨磁铁,很不实际,于是科学家又想到磁场很强大的电磁铁,但是使用电磁铁也至少需要1万吨重,这可难住了科学家们,经过40多年的努力,科学家发现超导体拥有特别强大的磁场,效率是磁铁的几万倍,于是21世纪初核聚变发电站正式建成了。。。。 

  补充:我国核聚变装置的最新消息: 

  新华网合消息,世界领先的中国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EAST28日首次成功完成了放电实验,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接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
  
  负责这一项目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所长李建刚研究员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实验实现了装置内部1亿度高温,等离子体建立、圆截面放电等各阶段的物理实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工艺鉴定组专家、中科院基础科学研究局金铎研究员在实验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EAST通过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工艺鉴定。 参与EAST研究合作的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盖瑞?杰克逊博士说:“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它将在未来10年内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据了解,EAST装置是中国耗时8年、耗资2亿元人民币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而成的。
 
  记者在实验控制室看到,这个近似圆柱形的大型物体由特种无磁不锈钢建成,高约12米、直径约5米,据介绍其总重量达400吨。  

  李建刚研究员说,与国际同类实验装置相比,EAST是使用资金最少、建设速度最快、投入运行最早、运行后获得等离子放电最快的先进核聚变实验装置。 

  “这意味着人类在核聚能研究利用领域取得重大进步,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进入国际先进水平”,李建刚说。  

  人们认识热核聚变是从氢弹爆炸开始的。氢弹爆炸时释放出极大的能量,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而科学家们却希望发明一种装置,可以有效地控制“氢弹爆炸”的过程,让能量持续稳定的输出,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危机。
 
  美、法等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起了耗资46亿欧元的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受控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为人类输送巨大的清洁能量。这一过程与太阳产生能量的过程类似,因此受控热核聚变实验装置也被俗称为“人造太阳”。
 
  中国于2003年加入ITER计划。位于安徽合肥的中科院等离子体所是这个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国内主要承担单位,其研究建设的EAST装置稳定放电能力为创记录的1000秒,超过世界上所有正在建设的同类装置。  

  • 上一个内容:
  • 下一个内容:
  • 联系我们

    在线QQ

    回顶部